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5月29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師生尊法、守法、學法、用法的能力,讓民法典走到師生身邊、走進師生心里,江西醫專組織全體師生觀看學習《民法典》公開課。
公開課由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講解《民法典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權威解讀民法典的重大意義,闡釋民法典的核心要義和重點問題。通過收看公開課,深化師生對民法典的認識,提升法治素養,幫助全體師生準確認識了我國法治建設的重大成就,堅定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深刻認識到“民之所安,法之所系”。
大家紛紛表示將繼續深入學習《民法典》,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法律意識,不斷豐富理論知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強化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以實際行動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法治氛圍。
?
《民法典》完全來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實踐。無論是社區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拋物、還是在校園生活中遇到的“校園貸”、網絡游戲裝備等,它都一一給了解答,豐富地展示了與人民相關的點點滴滴。《民法典》堅持問題導向,了解民情、集中民智,體現了人民的要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夠真正用來解決和調節現實生活中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著“人民至上”,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我們不僅要細細體會和思考背后的含義,更要時時去領悟和踐行其中的真諦。
——醫學技術系吳劍
民法典作為社會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呼應了我國國情的現實需要,通過具體規范,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民法典的頒布,是維護人民權益的客觀需要,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等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民法典的頒布,讓公民更有尊嚴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生命權、身體權等,還有各種各樣的財產權利等。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們國家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標志著我國依法治國邁上新臺階。
——影像系李振倫
《民法典》充分體現意志和意愿,因為它完全來自于人民的生活實踐。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越來越美好,民法典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力,每一條法律規定,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共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法律建設更加深入人心,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即將亮相,民法典的頒布實施,開啟了我國公民權力保護的嶄新時代。最后感謝學校感謝老師,為我們組織了這樣一場民法典的公開課,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去體會到了民法典給我們帶來的權益和保障。
——2019臨床醫學(病理方向)班 汪喬喬
人民有所重視,法律才會有所發展。通過此次的關于《民法典》的三堂公開課,使我們對法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重視法律。《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關系每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它為民而生,也為法而活。
人民有所呼喚,法律也會有所回應。人民群眾反映的許多問題,《民法典》都作出了明確的回應。比如,婚姻關系、“人肉搜索”、非法盜取他人信息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離婚冷靜期”制度。從前,夫妻之間有了矛盾就會以極端的手法結束這段婚姻,因為沖動而造成家庭破碎、產生遺憾;現在規定了離婚冷靜期后,夫妻雙方會更加慎重地考慮,既降低了離婚率,也提高了孩子的幸福度。
——2019中藥學 毛欣怡